老王最近急着用钱周转生意,听说股权质押能快速融资,可他对具体流程一窍不通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无数企业家又爱又恨的融资方式。
办理股权质押可不是简单签个字就行。第一步要带着公司章程、股东会决议等材料去市场监管部门做质押登记。别小看这个环节,材料不齐可能让你白跑三四趟。接下来得找银行或金融机构谈质押率,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票能押到市值的50%-70%,非上市公司的就看机构心情了。
签订合同时千万要擦亮眼睛,重点关注三个数字:质押率、预警线和平仓线。去年有家科技公司就栽在这上面,股价稍微波动就被强制平仓,创始人直接失去控股权。
急着解押?先看看这三个坑:
银行这关最头疼。要是还没到约定的还款期限,人家完全有理由不放行。就算同意,通常也要收1%-3%的违约金。
税务部门等着你。解押时可能被认定为股权转让,20%的个人所得税跑不掉。曾经有老板因此多缴了上百万的冤枉税。
工商变更慢如蜗牛。现在各地政务效率不一,有的城市三天搞定,有的要拖半个月。
去年帮客户处理过一笔5000万的质押业务,总结出几条血泪经验:
最近新修订的《民法典》对质押权实现方式做了调整,明确规定了"实现质押权应当参照市场价格"。这对债务人是个利好,至少不用担心被贱卖资产了。
说到底,股权质押是把双刃剑。用好了能盘活资产,用不好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。建议真要操作的话,还是找个懂行的律师全程跟着,那点律师费比起动辄千万的标的,真不算什么。